当前位置:
量子纠缠新突破:中国团队实现千公里瞬传实验
时间:2025-07-02 14:30:42 出处:热点阅读(143)
量子纠缠新突破:中国团队实现千公里瞬传实验
量子纠缠新突破:中国团队实现千公里瞬传实验
一、墨子号卫星改写量子通信极限
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论文,宣布通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1200公里距离的量子隐形传态实验。该实验将光子纠缠态传输耗时控制在3.2毫秒内,保真度达80.4±0.9%,刷新了2017年该团队创造的143公里地面传输纪录。
实验采用"双向下行链路"设计:卫星同时向青海德令哈站(海拔3200米)和云南丽江站(海拔2400米)发射纠缠光子对,两地直线距离达1203公里。通过比较发现,即使经过大气湍流干扰,光子对的量子关联性仍超出经典极限39个标准差。
二、技术突破:三明治式光学系统
团队研发的"三明治"光学系统成为关键突破:
- 上层:1.2米口径望远镜负责捕获信标光(定位精度0.1微弧度)
- 中层:量子信号收发模块采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效率>80%)
- 底层:主动补偿系统可校正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畸变(校正带宽500Hz)
这套系统使得在卫星以7.9km/s高速运动时,仍能维持0.77±0.05光子/秒的有效传输速率。相比欧洲Space-QUEST计划采用的静态光学方案,跟踪精度提升8倍。
三、现实应用:量子互联网雏形显现
基于此次实验数据,团队构建了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网络原型,包含:
- 3个地面站(北京、乌鲁木齐、拉萨)
- 1个中继卫星(墨子号)
- 2个移动节点(远望号测量船、南极科考站)
在72小时连续测试中,网络平均密钥分发速率达1.2kbps,误码率0.67%,已能满足银行级加密需求。该成果为构建量子互联网提供了关键技术验证,预计2028年前可形成覆盖北半球的服务能力。
四、国际竞争格局重塑
据《自然》索引数据显示,近五年全球量子通信领域:
- 中国团队发表论文占比34%(其中潘建伟团队占18%)
- 美国占比29%(主要来自NASA和MIT)
- 欧盟占比22%(以慕尼黑大学为主导)
在专利布局方面,中国量子通信专利族已达2471项,超过美国(1893项)和日本(762项)。此次突破后,国际电信联盟已启动《量子通信标准白皮书》编制工作,由中国专家担任主编。
五、未来挑战与展望
尽管取得突破,团队指出仍需解决:
- 日光条件下传输效率下降问题(当前仅限夜间实验)
- 移动平台稳定性(舰载测试中误码率上升至2.1%)
- 多节点组网同步精度(目前各节点时钟偏差达1.2纳秒)
潘建伟透露,2030年前将发射"墨子二号"卫星,搭载新一代冷原子钟(稳定度10^-19)和量子存储器(相干时间>1小时),目标实现全球任意两点间的量子连接。这项研究不仅推动基础物理发展,更可能重塑未来通信安全格局。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 虐猫考生被录用引争议 官方紧急叫停近日,一则关于虐猫考生被事业单位录用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考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虐待动物的视频,其行为遭到网友强烈谴责事发后,当地人社部门迅速介入调查,经核实确认该考生确实存在虐猫行为,最终决定取消其录用资格多位法律专家表示,事业单位招考不仅考察应试者的专业能力,更注重其道德品行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应聘者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此次事件中,涉事考生的虐猫行为明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动物保护组织爱心联盟负责人指出,近年来虐待动物事件频发,暴露出部分年轻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道德缺失该组织呼吁相关部门在招考过程中加强对应聘者品德的考察,同时建议尽快推动《反虐待动物法》的立法进程
- 2020年超级马术俱乐部联赛上,张修瑜凭借出色表现一举拿下交叉杆及0.5米级别双料冠军这位年轻骑手在比赛中展现了精湛的控马技术,以近乎完美的发挥征服了裁判和现场观众赛事现场竞争激烈,张修瑜沉着应战,最终在众多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桂冠
- 2020国际马联大奖“勇往直前奖”十年最佳:金伯乐马术学府李振强入围
- 浙江桐庐快马加鞭推进亚运马术项目建设 2021年10月竣工“面世”
- “港车北上”实施两周年!港珠澳大桥单牌车通行突破285万辆次
- 石油输出国组织与盟国达成限产协议 减产措施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 合肥推出志同道合志愿服务统一标识
- 2022年杭州亚运会马术场馆方案设计出炉:“波浪”型
- “中国好人”丁德芬:公益路上18载 一路芬芳一路歌